001008007/2024-00077
金华市商务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金华市商务局
2024-03-18
主动公开
金华市商务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ag贵宾会
朗读
金华市商务局2023年工作总结
和2024年工作思路
2023年以来,市商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强力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积极扩内需促消费、抢订单强外贸、促招引增外资、稳粮食保安全,各项工作和主要指标实现态势回稳、进展有序,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加快形成。
一、2023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外贸指标:1-12月,全市实现进出口7697.5亿元,同比增长12.6%,规模、增速分列全省第2、第4,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6630.7亿元,同比增长11.3%,高于全国、全省10.7个和7.4个百分点,对全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50.3%,增速、增长贡献率分列全省第3、第1;进口1066.9亿元,同比增长20.9%,对全省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22%。
2.投资指标:1-12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3亿美元,全省第7;同比增长13.2%,全省第4。1-12月,境外投资总额9.89亿美元,中方投资额9.58亿美元。
3.消费指标:1-12月,全市社零总额3141.8 亿元,全省第4;同比增长6%,全省第10。实现网络零售额4773.3亿元,居全省第2。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高质量推进开放提升工作。一是统筹建立工作体系。建立市县一体、部门联动工作推进体系,出台《关于强力推进开放提升加快打造高能级开放大市的意见》和《“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实施方案》。二是严格做好督查推进工作。召开全市“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暨贸易枢纽建设推进大会。编制十项重大工程、十大改革攻坚、十大标志性成果三张工作清单,制定年度工作要点。三是试点工作有序开展。连续两个季度获得全省开放提升及“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星级评定五星评价,3个案例入选全省“一号开放工程”最佳实践案例,9个项目入选全省“一号开放工程”试点。
(二)纵深推进自贸片区建设。一是着力深化制度创新集成。“智慧联运ictmp”系统助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等10个案例成功入选2023年浙江自贸首批制度创新最佳案例。新增31个全国或全省“首单”“首例”“首家”。落地全国首个“先查验后装运”数字化监管集拼仓,通关效率提升26%,获批国际互联网交流访问便利化试点、全省非外汇结算贸易(新型易货贸易)试点,落地9810便利化退税试点。打造一站式“关汇税、运仓融”数贸综合服务平台,chinagoods平台累计服务交易超960亿元。二是着力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yiwu pay义支付获批全牌照本外币跨境支付业务资质、成功举办中非智库论坛第十二届会议等8项成果落地。“义新欧”班列2023年共开行2380列,同比增长4.89%。三是着力推进项目攻坚。58个重点支撑性项目,完成投资284.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62.2%;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工程、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一期)主体等标志性项目开工建设。
(三)着力提升外贸发展质效。一是积极培育外贸新优势。深化市场采购2.0改革,支持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规范发展,2023年全市市场采购出口3885.2亿元,增长18.9%。深入开展跨境电商“2345”行动,全力推进义乌小商品、永康五金工具、兰溪时尚纺织等10个省级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试点,1-12月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额1133.4亿元,居全省第3。积极推进新型易货贸易,获批全省非外汇结算(新型易货贸易)试点,已完成2笔试单。进口贸易进一步突出,义乌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金义省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义乌日用消费品集散中心、金义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和进口商品直营中心协同发展。二是着力做大做强外贸主体。实施对外贸易主体培育计划,招引优势外综服企业、跨境平台和优质生产企业,聚焦新三样(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生物医药等领域培育一批新型产业出口企业。1-12月,全市新增外贸主体3689家,同比增长16.6%;全市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6094家,同比增长12.5%。三是持续推进拓市场增订单。开展“百团千企拓市场”活动,以“政府团企业团”形式组织4239家企业8194人出境拓市场,成功出行201个团组,达成成交意向超236亿元。累计组织800余家次企业参加各类重点线上线下展会。全市办理企业客商来华邀请函280批492人。
(四)持续提升双向投资水平。一是积极开展大项目招引攻坚。1-12月,全市引进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3个,其中亿美元项目7个。充分利用平台招商引资,制定《金华市开发区(园区)综合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及《开发区(园区)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省82家开发区中列第2位。二是持续推动招商对接服务。举办外资公司浙江行金华站活动、金港合作专场推介、普华永道中介招商等活动,赴意大利、德国、马来西亚等国开展推介。组团先后赴江苏苏州、常熟学习考察,赴上海考察山姆会员店、希杰集团等世界500强和知名外资企业洽谈对接,并邀请乌兹别克能源部部长助理伊力亚斯和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崔少一赴我市实地考察,积极推介我市投资环境。三是稳健发展对外投资。1-12月,全市经备案、核准的境外企业和机构共93家,境外投资总额9.89亿美元,中方投资额9.58亿美元。
(五)充分挖掘消费市场潜力。一是加快提升消费载体能级。深化市本级、义乌、永康“智慧商圈”建设,永康市争创2023年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4家企业争创2023年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入选商务部第一批生活必需品流通保供体系建设试点,永康、武义、东阳入选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示范县。全市新增省级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29家,累计培育“领跑者”企业98家,数量全省第3,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产业基地8个。入选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试点。5个市集入选全省精品乡村市集,64家商圈、企业、店铺列入2023“浙里来消费 百街千品万店”高品质消费场景,新增2家“中华老字号”品牌。培育新一批市级夜间经济集聚区18家,夜间经济特色村12个,夜间经济特色店48家。二是谋划多场景促消费活动。全年全市共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550余场,带动销售金额约45亿元,拉动客流量约1000万人。开展各类直播活动2.1万场,实现直播带货18.7亿元。三是科学有序发放消费券。在全市发放汽车、家电、普惠、文化旅游、数字人民币等多种类别和形式消费券,全年,全市核销各类消费券5.77亿元,带动消费190亿元。
(六)不断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一是扎实做好粮油市场保供。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持续做好粮油价格、市场监测预警。全市早稻实行订单全覆盖,收购早稻9.08万吨,同比增长16.46%,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收购晚稻9.49万吨,同比增长19.23%,全市实施五优联动试点面积超6万亩。发挥义新欧优势大力拓宽国际粮源,开行145列粮食专列,增长184%,引进进口粮源15.56万吨。二是大力提升粮食仓储能力。完成市本级1.2万吨高标准仓和应急加工中心项目建设,累计投资额3500万元;开展全市粮食系统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整治专项行动,出动225 人次,检查企业124家次,发现安全隐患146个,并全部完成整改。开展“严监管强执法重处罚行动年”活动,强化库存检查、定期巡查、联合检查等,查实粮油库存48.9万吨。永康储备中心粮食产后一条龙优质服务项目获省“未来粮仓”建设第一批示范试点。成功举办全省“世界粮食日”活动。
三、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全市商务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调研金华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双循环战略枢纽地位再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再提升、制度型开放体系再提升”总体目标,强力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加快打造高能级开放大市,为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作出贡献。
(一)着力提能级优结构,推动外贸争先进位
一是精准开拓市场。深化百团千企拓市场,开展“十链拓市场、百展进万企”行动,深耕欧美、日韩传统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聚焦提升产品触达率,将市级重点展会和自办展向新兴国家倾斜,探索义乌小商品博览会和永康五金展走出国门。加快推进海外分市场、海外仓、海外展厅在新兴市场国家落地。全年组织100个团组、4000家企业赴外拓市场,支持新兴市场展会100场以上。
二是加快转型升级。开展“金华品牌出海行动”,加大境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扶持力度,自有品牌出口比例有明显提高。围绕五金工具、纺织服装、光伏、汽摩配等特色产业,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指导各县(市、区)做好中间品贸易和绿色贸易,着力扩大出口规模。
三是加强主体引育。实施外贸主体培育行动,培育招引全球贸易、外综服、跨境物流等供应链主和“新三样”、生物制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主体。指导全市企业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全年新增外贸主体2000家以上,其中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主体50家以上。
四是扩大进口规模。以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为主抓手,积极培育进口主体,发展保税维修、保税加工等进口新业态。立足进口生态培育,推进进口服务商招引、海外品牌合作、国内分销渠道拓展等工作。2024年全市进口规模超1250亿元。
五是优化贸易结构。做强市场采购,重点抓好市场采购组货人管理机制规范化和出口企业分类分级管理,全年市场采购出口4000亿元以上。做优跨境电商,打造全省数字贸易高地,开展“一店一品一站一仓”行动,培育省级跨境电商名牌3个以上,新增市级以上公共海外仓5个,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突破1200亿元。做强服务贸易,以数字贸易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全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210亿元。推动新型易货贸易试点取得实质性突破,谋划建设易货贸易综合服务平台。
(二)着力重改革塑优势,建设国际陆港枢纽自贸区
一是着力深化制度集成创新。深入推进recp示范区建设,对标cptpp、depa等高水平自贸协定,围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谋划推进20项重大改革。实施自贸试验区金义片区“六大提升”工程,积极争取新一轮义乌国际贸易综合试点改革,加快探索非外汇结算贸易。
二是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发挥重大项目引领带动作用,紧盯重点项目进度,分层面加强难题协调,实行问题清单“销号制”;全力推进贸易、能源、物流、制造业等4大类62个项目建设,2024年完成投资178.9亿元,确保在全国自贸试验区考核中达到b类及以上。
三是着力推动区域联动与合作。加快推动兰溪、东阳、永康、浦江、金华开发区等联动创新区建设,全面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经验。各联动创新区至少推进1项制度创新改革,并依托高能级开发平台,开展项目招引、产业合作。深度融入长三角自贸联盟,推进贸易、投资、科技、产业、金融等方面的联动发展和协同创新。
(三)着力抓项目激活力,增强商贸辐射带动
一是强化品牌项目招引。开展“项目招商活动年”活动,争取落地华润万象生活、越兴铜业、明康汇生鲜仓储超市等项目。推动浙中新能源汽车城市广场、义乌万象天地等11个商贸业项目投入运营。
二是强化品牌活动打造。开展“消费融合创新行动”,促进商贸经济和演出经济、赛事经济融合发展。打响“浙中精彩购”消费品牌,全年举办消费促进活动500场以上,开展“美好生活浙播季”直播活动1.5万场以上。打造全省夜间经济标杆城市,培育地标性夜经济生活集聚区10家以上。发布金华消费地图,评选十大消费地标。
三是强化品牌主体引育。传承和发展“老字号”本土国潮品牌,累计培育老字号企业135家以上。加快首店品牌集聚,全年引进首店20家以上。壮大商贸业主体,全年月度新增入库企业120家以上,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批零企业累计达700家以上,累计培育内外贸“领跑者”企业100家。发展“直播 ”模式,打造特色直播ip,累计培育省级直播电商产业基地10家以上。
四是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推动永康争创国家级“智慧商圈”、婺城婺州古城和义乌荷花芯争创省级“智慧商圈”,加快推进永康、武义、东阳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示范县项目建设,积极推动义乌、兰溪争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示范县。
(四)着力抓进度优服务,拓展开放广度深度
一是强化开放平台招引主阵地作用。积极参与中东欧博览会、厦洽会、进博会、数贸会等重点展会活动,深化开展开发区“三个十”(十个平台、十条产业链、十场招商会)招商活动,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区。
二是强化外资项目推进。完善外资项目推进机制,推进卡游动漫衍生产品基地、苏库家用园林工具等项目尽快落地,加快纽顿新能源汽车、兰芯泽芯片封装、义芯集成电路、绿源电动车等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实际使用外资7亿美元,全市制造业外资占比30%以上。
三是.强化外资企业服务。建立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和跟踪协调常态化服务机制,重大外资项目由所在县(市、区)政府领导“一对一”挂钩联系,每年开展不少于4次实地走访或调研座谈,及时协调解决项目问题。
四是推动开发区提能增效。对照清廉建设“5 n 1”指导性评价指标,大力推进清廉开发区建设。以“链长制”为抓手,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对照开发区综合考核实施办法、指标体系和计分细则,争取开发区考核争先进位。
四是完善海外投资保障体系。完善“境外投资企业服务联盟”,持续开展“丝路护航”活动,精准做好国别指南、政策法规、风险防控等信息集成服务。政府层面探索开展重点县(市、区)“海外金华联络点”布局,民间层面推动海外商会、华人华侨团体机构建立“海外金华商协会”,形成双向合力,有效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做强对外投资主体,全市纳入本土培育库的跨国公司达20家以上。
(五)着力稳收储保供应,筑牢粮食安全基石
一是抓好粮食项目建设。谋划在婺城区新建散装型“未来粮仓”粮食仓库。统筹全市“千项万亿”工程粮食物资等重大项目建设,督促推进义乌中心粮库二期、武义县七孔塘粮站改扩建等项目。做大“义新欧粮食”班列,推进华东国际联运港关于粮食产业园项目的招引。
二是深化“五优联动”。推进示范县创建,并在全市进一步推广优质品种订单粮食,五优联动面积达到6万亩以上。深化产销合作,加强政府层面战略协作,建立省外各类粮食基地、产销合作42万亩以上。
三是强化应急物资保障。提升市级救灾物资储备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充实物资储备,优化品种结构,有效提升应急保障能力。